2 月 26 日,在 2025 阿里云 PolarDB 开发者大会上,阿里云宣布 PolarDB 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。根据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(TPC,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)官网披露,阿里云 PolarDB 云原生数据库以超越原记录 2.5 倍的性能一举登顶 TPC-C 基准测试排行榜,以每分钟 20.55 亿笔交易(tpmC)单位成本 0.8 元人民币(price/tpmC)的成绩刷新 TPC-C 性能和性价比双榜的世界纪录。

该记录是中国基础软件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,标志着 PolarDB 创新的云原生架构不仅突破了单集群的扩展性瓶颈,还成功抗住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并发交易峰值,在性能、可扩展性等多个维度均处于全球领跑者位置。

图片

数据来源:TPC-C 官网

(链接:https://www.tpc.org/tpcc/results/tpcc_results5.asp)

图片

TPC-C 是由 TPC 组织制定的针对衡量在线事务处理(OLTP)系统性能的基准测试,被誉为数据库领域的“奥林匹克”,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测试标准。通俗来讲,TPC-C 是商业数据库证明自身实力的硬性门槛之一,会考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全链路能力,主要有 2 大衡量标准:性能(tpmC)和性价比(price/tpmC)。性能表示数据库能够跑多快,性价比表示数据库的成本能做到多低。

注:TPC-C 测试通过高并发的事务处理场景,以每分钟处理的交易事务数量(tpmC)作为主要性能指标,同时以系统的总价格与 tpmC 值的比值衡量性价比。

本次打榜中,阿里云 PolarDB 云原生数据库以 20.55 亿 tpmC 的性能成绩一举夺魁,成本相比原纪录降低了近 40%。回看 TPC-C 排行榜不同时期夺冠的数据库,当代数据库系统依次经历了集中式架构、分布式架构、云原生架构的演进过程。此次 PolarDB 采用云原生架构、软硬件高效结合的方式,同时登顶数据库“性能和性价比界”的珠穆朗玛峰,标志着「以 PolarDB 为代表的中国云原生数据库」已成为数据库领域的事实标准和发展的必然方向,彰显了国产基础软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强劲实力。

TPC-C登顶!阿里云PolarDB刷新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记录

站上云巅:更高性能,

更低成本,更稳定可靠

图片

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、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在会上表示:

“我们很荣幸能够在全球最权威的性能赛道上与海内外厂商同台竞技,PolarDB 登顶 TPC-C 排行榜,不仅是阿里云技术实力的证明,更说明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。在打榜过程中,我们始终秉承客户第一原则,如何让每个 CPU 核都能物尽其用、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性能是 PolarDB 的优化重点。通过创新性的云原生架构,云原生数据库将像“搭积木”一样简单、易用,我们期待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性价比、更好的云数据库体验。”

具体而言,TPC-C 主要测试内容涵盖了:

  • 全压力测试:要求数据库在极限压力下稳定运行 8 小时内,且 tpmC 的波动率不得超过 2%。同时要求打榜构建的超大规模集群在 8 小时内保证 100% 数据的正确性,数据 0 错误。

  • 故障容灾测试:要求模拟各种软硬件故障情况下都能保证数据不丢失,保证数据库事务的一致性。保证出现故障以后,整体性能基本不受影响, 而且可以迅速进行 HA 切换,恢复性能。

  • 数据库 ACI 测试:完全通过数据库的各种一致性,隔离级别,原子性的测试。最大单表扫描数据行数超 48 万亿行。

PolarDB 这一划时代的新纪录,模拟了 16 亿用户同时上线进行交易,其处理能力相当于天猫双 11 订单峰值场景的 59 倍(数据来源:2020 年天猫双 11 订单峰值 58.3 万笔 / 秒),可轻松征服全球最大流量洪峰。

在测试的 8 小时期间,PolarDB 完成了 2.2 万亿次数据操作,tpmC 波动率仅为 0.16%,保障了 100% 的数据正确性,这同时也体现了 PolarDB Limitless 超大集群的性能稳定性。在稳定性测试中,HA 实现秒级切换,切换期间性能损失小于 1%,完美通过了 ACI 测试。

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,都蕴含着无数技术人对数据库性能、性价比和稳定性的极致追求。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,得益于阿里云 PolarDB 云原生数据库在技术和架构上的持续创新,突破了单集群的扩展性瓶颈。通过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等软硬件的深入结合、单机性能优化等方式,最终在性能、成本、可用性等维度一举夺魁:

① 单核性能相比原纪录提升 1.8 倍:通过单机事务、索引结构、IO 路径、日志复制等 90 多种优化和性能提升方式,PolarDB 实现单核性能相比原纪录提升 1.8 倍以上。

② 数千节点的横向扩展能力:PolarDB Limitless 架构是世界上第 1 个基于 RDMA 的千台物理机数据库集群,支持大规模横向扩展,单集群可管理 100PB 级数据,最高扩展至数千个计算节点。该架构支持高性能的跨节点事务一致性,基于和 RDMA 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新事务系统 PolarTrans,弹性并行查询 ePQ,其分布式能力实现性能近线性扩展,对单机最高性能损耗控制在 15% 以内,扩展性远超传统的分布式事务方案。

③ 软硬件结合,实现高可用和低成本:借助更多的内核、更灵活的微架构、更大的内存带宽以及更出色的输入 / 输出 (I/O) 性能,英特尔®至强®处理器为各种工作负载提供了卓越的性能表现。此外,英特尔®至强®处理器的 HW-PGO(硬件性能指导优化)技术,通过分析和优化数据库的执行热点,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效率,从而提高了数据库处理复杂查询和高并发操作时的响应速度。

平博pinnacle体育平台

凭借这些先进技术,英特尔®至强®处理器助力 PolarDB 在 TPC-C 基准测试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。同时,借助高性能 RDMA、持久化内存 AliSCM、SmartSSD 等新硬件,PolarDB 将 I/O 延迟最低降低至 25 微秒。

据悉,目前阿里云 PolarDB 用户数已超过 10000 家,深受市场青睐,并规模化应用于政务、金融、电信、物流、互联网等领域的核心业务系统,服务了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、全国 60% 的省级医保信息平台等机构,以及中国联通、中国石化、友邦保险、米哈游、飞鹤等知名企业,助力业务加速创新升级,抢占市场先机。

作为中国首款自研云原生数据库,PolarDB 全球首创的三层解耦架构,让用户可根据业务需要,独立配置 CPU 和内存资源数量,以 50% 成本、实现 6 倍于商业和开源数据库的性能。凭借“云原生三层解耦 Serverless 数据库关键技术与应用”项目,PolarDB 荣获 2024 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科技进步一等奖。通过在 Serverless 和多主架构方向的技术成果,PolarDB 先后斩获了国际学术与技术顶会 IEEE ICDE 2024 和 ACM SIGMOD 2024 工业赛道最佳论文奖,这也是中国企业独立完成的成果首次获此殊荣。

阿里云在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已持续多年稳居市场份额第一,并连续 5 年获评 Gartner 全球云数据库魔力象限领导者地位,是国内首个且唯一在基础软件领域进入“领导者”象限的中国企业。